北京人文书法学院2023、2022级理论课程『陈曦』老师讲授《大学书法专业教学课》;『王博哲』老师讲授《中国文化概论》
书道烟云
陈曦
首都师范大学
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
硕士研究生
授课结语:
古人云:"事必有法,然后可成."书法教学形式多样,目标多元,书法教师需要采用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,又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,才能顺利完成这门教无定法,效果综合的教育活动。
在这两个星期的授课里,陈曦老师对《大学书法教学法》的系统讲述,对书法的理解与评析再到引导学生学习上课的步骤,细节的处理,讲述课题如何结合实际变得新颖,讲授的课题如何归纳总结,以及反复指导授课形式及流程的方方面面。
老师带我们走进不同寻常的教学世界,从第二周开始下达任务,让每个同学根据书本上的提示内容来自己准备课题上台演讲,并且充分说明怎么做,如何做,什么样的形式,怎样结合生活和实际,怎样让课题生动引人,让大家提前准备并且让每个人都有一个上台演讲的体验,老师授课对待每个人的课堂认真分析,让每个人都能够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一堂课。
两周课程在幽默谐趣中度过,而这堂课给我们带来的成长是最大的,因为大家都小小的当了一次老师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。
非常感谢陈曦老师两周精彩的授课!
王博哲老师讲授:《中国文化概论》
王博哲
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,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专任书法教师。北京人文大学特聘教师。
幼承庭训,自幼背诵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系辞》、《老子》、《诗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广雅疏证》等典籍及唐宋诗词数千首等等,至今记诵逾三十余万言。硕士期间获国家奖学金。论文《乾嘉隶书观念的转变对碑学思想的促进》 发表于《书法》期刊;《隶变视角下<武威仪礼汉简>与<熹平石经>文字比较刍议》发表于《西泠印丛》。
论文入选“2018 中国文字•书法论坛”;第二届“中国书法•中原论坛”;第五届“张芝奖”书法论坛等学术研讨会。 参与内蒙古自治区省级课题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<锦绣中华>光影沉浸式互动体验路径研究》。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论文《翁方纲碑帖鉴赏探赜》并入选“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。
授课结语:
随着今天课程的结束,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探索也暂告一段落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们从远古的华夏文明出发,穿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,领略了哲学思想、文学艺术、礼仪习俗、科技成就的博大精深;也见证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的传承与创新。
中国文化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,既有儒家“仁者爱人”的伦理根基,也有道家“道法自然”的智慧枝叶;既有诗词书画的雅致,也有民间生活的烟火气。它不仅是过去的遗产,更是当下的活水——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守护文化认同,如何以创新激活传统,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命题。 希望这门课能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“何以独特”与“何以延续”。文化并非静止的标本,而是流动的江河,它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诠释与实践。无论大家未来走向何方,愿你们始终带着对文化的敬畏与反思,成为传统的对话者、文明的传递者。
最后,以费孝通先生的话作结: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。”谢谢大家的投入与热情,我们后会有期!
乙巳春 孙士煜
- 上一篇:北京人文书法学院『胡中一』老师22级楷书专题训练 [2025/6/15]
- 下一篇:北京人文书法学院2024级理论课程:『王博哲』老师讲授《诗词 [2025/6/15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