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新闻   News
最新资讯   New
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学院新闻 > 学院公告

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『朱海澄』老师16级隶书专攻教学专题

2019-11-20 20:23:27      点击:

朱海澄

      男,197111月生,江苏淮安人。字拾穗,号澄心居士,斋署山阳如斋、闲墨堂。

书法作品多次在中书协主办的各类展览中获奖入展。

      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委员会考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北京人文大学书法特聘导师、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、篆隶委员会委员、南吴门书社副秘书长、淮安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淮安市淮安区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、山阳美术馆馆长等。

授课结语

邂逅汉隶

       ——写于海澄老师授课后

很喜欢冯唐的一句话:“人生的每一次相遇,都是一次更好的开始”。

与汉隶的邂逅更是如此,初次相遇,一幅幅拓片、一张张黑白字帖映入眼帘,或苍茫豪放,或隽雅秀丽、或方正古拙。那一刻彻底沦陷在数千年前的经典中,常常将其置于几案,心摹手追,可惜不得要领,终被那历经时间沉淀的冷酷面孔拒之千里之外,但对汉隶的热爱却丝毫未减。钟情汉隶者,皆为性情豁达之人,山阳海澄师亦是如此。初次见面便给人温和亲切的感觉,十天的相处,老师更是尽心尽力,倾囊相授。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,海澄师更多的是身体力行,细至一笔一画示范,大至通篇章法讲解,无不令人感动。老师生于苏杭一带江南水乡,却对北方摩崖石刻独有钟情,其建树亦是斐然。

隶书的发展上承先秦篆籀,下启魏晋真草,直至西汉,已为顶峰。习隶者入门容易,而出新意尤为困难。对此,老师主张由汉庙堂碑,如曹全、礼器入手,先明法度,次谙意趣。再习张迁、石门体悟摩崖石刻的苍茫大气。由小及大,循序渐进。其中学隶书线质表达尤为重要,刘熙载评汉碑用“气厚”一词,又言:“书尚清而厚,清厚要必本于心行。不然,书虽幸免薄浊,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。”海澄师讲解隶书线质表现,亦如熙载所言。线条需厚而沉,枯而润,畅而涩……

十天的学习,或许只是打开了一扇窗,一扇和古人对话的窗户。但也因为这扇窗的存在,使我们不再迷茫,不再对那些经典敬而远之,可以更真切的感受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,那被时间遗留的余韵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再次感谢海澄老师的授课。

成城记

授课剪影

结课作业选登